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藏自駕游途中去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西藏自駕游途中去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松贊干布34歲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過的怎么樣?
平陽狐貍,回答問題。
唐朝是個妥妥的紅妝時代,既有太穆皇后和長孫皇后這樣的賢后,也有武則天和韋皇后這樣的政治強人,既有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這樣的野心家,也有平陽公主和文成公主這樣對大唐功莫大焉的女子。
(娘子關)
順道說說平陽公主,平陽公主是李淵之女,李世民的姐妹。李淵在太原起兵時,平陽公主在長安聚兵 7 萬,與李世民等共克長安拿下關中。后又率軍駐扎山西,此關便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娘子關,死后以軍禮歸葬,這也是千年來唯一以軍禮歸葬的女子。
如果說平陽公主代表的是鐵血大唐,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度,那文成公主就是大唐的另一面,對外和親的懷柔和包容。事實上,文成公主和王昭君一樣并非真正的公主,只不過王昭君宮女出身,而文成公主出自大唐宗室。據推測,文成公主應為李淵之侄,江夏王李道宗之女,算是李世民的侄女,郡主出身,因和親加封文成公主。
(紅樓 探春)
公元 641 年, 16 歲的文成公主離開故土,遠赴吐蕃,嫁與 24 歲的松贊干布。每念及此,便想起《紅樓夢》中遠嫁的探春及哀婉的紅樓夢曲《分骨肉》,這或許也是文成公主當時的心境。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挚迵p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文成公主入藏)
從 641 年文成公主入藏至 650 年 33 歲的松贊干布英年早逝,雖短短 9 年,但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十分敬愛,為其筑城建寺修宮殿,穿華服,讀詩書,可謂是琴瑟和弦。
從 650 年松贊干布去世至 680 年 55 歲的文成公主去世,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了 30 年。在這 30 年間,文成公主的生活狀況到底如何?我們從文成公主死后所享受的陵墓規(guī)制和祭祀標準可知,在這 30 年間文成公主的生活狀態(tài)應該是受到保障的,我們還可以從一些背景和原因來佐證這種觀點。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一是松贊干部的地位和影響力。松贊干布基本完成了西藏的統一,建立吐蕃王朝,頒布法律,創(chuàng)建文字,在當時乃至后世,松贊干布都是西藏歷史上無與倫比的人物。生前對文成公主尊崇有加,即便死后,松贊干布強大的政治和社會影響力也依然維護著文成公主。
二是文成公主的身份和價值。文成公主雖非真正的公主,但出自李唐皇室,身份同樣尊貴,這與出身平民的王昭君截然不同,也決定了二人在丈夫離世后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
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入藏之時,帶去了大唐諸多的書籍佛經,工藝品,各種物資及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極大的改善了吐蕃當地的生存狀態(tài),這也使得文成公主在吐蕃上層社會及百姓中擁有獨特價值和崇高聲望,有價值的人自然不會被社會忽視。
三是文成公主和親的背景。松贊干布剛剛崛起時便提出和親,被唐太宗拒絕,松贊干布于是率軍出擊兵臨唐境,最終被唐軍擊敗。
松贊干布調整心態(tài),派和親使團趕赴長安,帶著黃金五千斤和無數珍寶做聘禮,唐太宗這才答應。
(唐太宗李世民)
可以說,王昭君和親匈奴是用女人換和平,但文成公主入藏吐蕃卻是打下了和平再和親,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即便松贊干布死后,隨著吐蕃實力的提升,開始與大唐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qū),多有戰(zhàn)端,但整體而言,大唐實力仍在吐蕃之上。加之吐蕃內部權力交接沖突,更讓吐蕃對大唐捉襟見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狀態(tài)和政治待遇。
文成公主是漢藏民族交流的使者和先行者,是藏民心中的“甲木薩”和“綠度母”。俗話說,靠天靠地靠自己,大唐是天,松贊干布是地,自身又擁有完美聲望和獨特價值,這種女子在哪里都會生活的很好。
唯一遺憾的是,身為松贊干布的吐蕃王后,文成公主沒有后代。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了松贊干布的極大禮遇,他不但親自為文成公主加冕,還封她為王后,地位居于所有王妃之首。同時還專門為文成公主修筑宮殿,并在宮殿的壁畫中詳細描繪文成公主艱難入藏的歷程,以及她抵達拉薩后所受到的空前禮遇。
松贊干布還命人在大、小詔寺里建造文成公主的彩色塑像,以供藏人朝拜。
當然,文成公主也帶去了大唐的文化和先進的技術,如烹飪、紡織、醫(yī)藥、蠶桑等。所以,她的和親,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政治聯姻。她不僅為大唐王朝爭取到了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更為重要的是,文成公主是第一個把中原文化的種子播撒在西藏高原的使者,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化拓荒者。
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和大唐的關系從此進入了蜜月期。松贊干布始終以“子婿”自居,雙方在政治、軍事、文化、商貿等領域互通有無,相互學習,使得藏漢成為了一個共同體,就像詩句“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所描寫的一樣。
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
雖然她是奉詔和親,之前和松贊干布并無愛戀之情,但9年的夫妻生活,讓她深深地愛上了這位雄才大略的贊普。松贊干布的英年早逝,讓她措手不及,痛不欲生,長久地陷入了對夫君的深深思念當中。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沒能生育子女,按當時大唐的規(guī)矩,和親的公主在丈夫去世后,可以返回長安。但文成公主打消了這個念頭,她要繼續(xù)留在西藏,繼續(xù)為藏漢的世代友好做出貢獻。
于是,文成公主孤獨寂寞地在西藏整整生活了30年。期間,她始終關懷藏民,關心吐蕃,為吐蕃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為她舉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禮,大唐也專門派遣使者吊祭。
公主去世后,她的高尚品德,得到了吐蕃民眾的無比尊敬和愛戴。他們在公主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建起了寺廟,供奉她的塑像,用藏人最為尊敬的方式對她常年祭祀和膜拜。
屬于文成公主的寺廟里酥油燈終日不滅,香火鼎盛,經聲繚繞。在吐蕃民眾的心里,文成公主就是菩薩娘娘,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佛”。屬于文成公主的故事被改編成藏戲,在魏巍的雪山之下持續(xù)上演千年,讓人百看不厭。
1300多年來,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上,在世界屋脊的任何地方,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文成公主的所散發(fā)的氣息,還能感受到她的無處不在,還能觸摸到她給西藏留下的深深烙印。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藏自駕游途中去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藏自駕游途中去世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