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暴雨中被司機扔半路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guān)介紹暴雨中被司機扔半路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如皋降特大暴雨,一女司機開車路過積水涵洞被困,溺水身亡;消防:曾提醒女司機開車門,但水壓太大打不開。你怎么看?
這件事其實離本人非常近,遇難女司機就是老婆家附近的。
這個涵洞在如皋火車站南邊,上面就是寧啟鐵路,西邊是通往主城區(qū);過涵洞往北是興源路,如皋東部工業(yè)區(qū)的重要企業(yè)都在這條路上;往東是如丁線,以前是東片南東陳、建設、丁堰甚至如東車輛通往城區(qū)的首選之路,現(xiàn)在有的公交和往來如東的大巴,還走這個通道。
如皋城區(qū)東片想過寧啟,算得上主通道的就兩個,一個是北邊中山東路的高架橋,另一個就是這個涵洞??善@個作為重要的涵洞通道,雨一大就被水淹,多次被封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設計缺陷。
本人也常走這個涵洞,中間雙向通道走機動車坡度較大,汽車呼呼跑下去,說實話,一直沒辨識過水位警戒線在哪里。兩邊非機動車道坡緩些,坑的是,白天進去視線都不太好,一次白天遇到一個行人逆行,差點撞到。晚上整個通道的外界照明光線也不是很足,下雨了就更加分不清積水情況了。
出事當天晚上雨下的很大,如皋氣象建站一以來記錄最猛的一次,國家氣象小時雨強記錄排名第二。當時整個涵洞應該還沒全被淹,女司機估計跟我一樣,平時都不看水位警戒線,這次雨下這么大,車外面又看不清,又急著回家,更加不想看了。帶點僥幸心理,過了紅綠燈一腳油門就下去了。
當時涵洞的水位其實我們可以預估一下,晚上8點左右,北邊中山東路高架橋下也有汽車被困報警,營救人員到達時水深大概已經(jīng)有1.2米。南邊這個涵洞,地勢更低,而且周邊幾乎就這么一塊低地,女司機晚上9.30報警時間更晚,當時涵洞最低點水位應該不少于2.5米。女司機車輛被困處水位應該不低于1.5米。
要命的是,當時外圍匯集來的渾濁水流,會把汽車漸漸往更深處推,這給后面過來救援的人員判斷汽車位置帶來很大困難。
據(jù)說當時還有一輛開電瓶車的大爺同樣被困,救援人員救出大爺以為任務結(jié)束,從而措失了女司機的營救。這說法站不住腳。首先男和女這么重要的識別信息即使普通人估計也很難弄錯,更何況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救援人員。
其次當時去現(xiàn)場去了不止一輛車,在周圍轉(zhuǎn)了好幾圈,營救比想象中要嚴謹?shù)亩唷?/p>
當時留給救援人員的時間僅僅不到半小時,現(xiàn)場的實際困難要比想象大的多,判定汽車位置以及打撈都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女司機當時如果能砸窗逃出,還有一線生機。
現(xiàn)實是殘酷的,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警戒。
這不是女司機的事。其實男司機恐怕更有可能這樣做,因為男的更愿意及敢于冒險。強調(diào)女司機有點可笑。
僥幸心理不可有。
有些時候可能覺得沒事,就象闖紅燈,逆行,不管怎么說,怎么罰總有人這么做。因為雖然冒險,沒有被傷到過。在事故發(fā)生以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以前,就覺得永遠不可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甚至覺得別人的勸告很啰嗦。是冒險,但能咋的?發(fā)生的幾率是低,但實際上比他們的感覺幾率要高。而且一旦發(fā)生,無可挽回。
這事兒不能說明什么,這個都不能跟闖紅燈相比,因為發(fā)這么大的洪水的幾率太小了,遇到積水深到不可測的機率也太小了,沒有經(jīng)驗可借鑒。這位女司機太樂觀,也許之前也開車通過積水區(qū),什么都沒發(fā)生,以為這次也一樣。一個錯誤的風險預估,以及因為這個錯誤引發(fā)的錯誤操作。這是一次意外。雖然代價很慘痛,但它就是一次意外。
某一年北京的夏天也發(fā)生過類似的,是一位男司機,他不是被溺死的,是困在車里出不來,他試圖開門但是打不開,以至頭骨都撞碎了。他還在車里給他老婆打電話,最后死在里面了。非常狀態(tài)下營救挺困難的。
這種事不可預料,平時多做宣傳,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特別是雨水很大的地區(qū)。應以之前發(fā)生的事故為鑒。
我所知道的應對方法:
不知道水多深就不要再開進去。不要太自信自己的技術(shù),自己車子的性能。安全第一。寧損車,不損人。
車上備一個敲窗的錘子,專用錘子,就象常備一個滅火器一樣。以防車門打不開的情況。不僅是困在水里時可能用到,也可能在其它的情況下遇到無法打開車門的問題。
照片是今天拍的,就像這位走在馬路中間打著電話的人一樣,心智正常,神志清醒,卻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妥。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暴雨中被司機扔半路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暴雨中被司機扔半路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