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殘疾小伙捐19噸物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殘疾小伙捐19噸物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有沒有冬小麥產量近1噸的品種?
產量相對較高的小麥有百農矮抗58;百農207;輪選518;中麥175;中麥9號冬小麥等。(1)百農矮抗58產量:畝成穗45萬左右,穗粒數38-40粒,千粒重42-45g,一般畝產...
畝產近1噸還沒聽說過,我家自實行責任制以來,最高畝產1000多斤,這幾年總在800斤至1200之間徘徊,畝產1500的地塊多是農校實驗田,至于高產品種,北方各省都有,我種過濟麥21,產量在我地也就1000多斤。
農村冬小麥產量近1噸,有沒有這樣品種呢?
今年,河南原陽的小麥試驗田里,小麥新品種的產量達到800多公斤。800多公斤,是小麥產量的新高度,在此之前,沒有人能超越。試驗田里的小麥還沒有達到1000公斤,市場上更是沒有可能。
作為一個農民,也小麥外行人,在我看來,小麥產量很難超過水稻。比如雜交水稻,袁隆平已經種出畝產1000公斤的水稻,而小麥最多才800公斤。是什么原因?這是植物本身的屬性決定的。
小麥在發(fā)芽之后就要分蘗,也就是說從根部長出新芽來。這樣一來,一個種子一個芽就變成多個芽。一個芽就代表一個頭,就代表一個麥穗。分蘗越多,麥穗就越多,從理論上來說,產量越高。水稻也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不要忘記生長環(huán)境,小麥是旱地生長,水稻是水生,也就是說水稻一般會比不麥的分蘗多??梢宰约河^察一下,小麥一簇也就幾棵,而水稻一簇一般都是二十棵以上。沒有那么多的穗,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糧。
再者,就是麥穗與稻的的結構不同,麥穗是束狀,而稻穗是散開狀。也就是說,稻子有更大的生長空間。
作為一個普通農民,一個外行人,肯定不能對種子作出專業(yè)的判斷,但從兩種糧食的特點上來說,小麥很難趕上水稻的產量。
目前水稻的最高產能才剛超過1000公斤,小麥估計還要三十年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畢竟,技術的進步是很慢很慢的。
農村冬小麥畝產近一噸,也就是說畝產一仟九佰斤以上,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現在農村播種培育出的優(yōu)質高產小麥品種,土地,水肥,管理各方面都細心做好的活,畝產在一仟六佰斤左右,單塊試驗田可達到一仟八佰斤左右。
所以說冬小麥畝產近一噸在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農民和育種專家的美好夢想。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小麥畝產一仟公斤。到那時再加上袁隆平的高產水稻就真正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再無后顧之憂。為袁隆平團隊和小麥育種專家致敬,[玫瑰][玫瑰][玫瑰][贊][贊][贊]點贊!
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類型和品種繁多,對土壤和氣候條件的適應性強,具有不同的耐寒,耐旱和穩(wěn)產高產的特點。小麥是一種古老的作物,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我國也有5000多年的栽培史,單產量也在逐年上升。我曾聽我父親說過,說在八九十年代,我們這里的小麥也就是500–600斤,現在如果能澆上1–2水,畝產1000斤是不成問題的。最近河南某地的小麥單產達到了1710斤,創(chuàng)下國內小麥的最高紀錄。你說,將來能不再次被打破嗎?
對于1710斤的小麥單產來說,在當下,我僅可認為是個例,在大面積的實際生產中,一般人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在我們山東濰坊地區(qū),小麥畝產能達到1300斤,這就屬高產了,要想達到1710斤難上難,更別說近2000斤了。
但不可預測的是,隨著小麥優(yōu)良品種的不斷繁育,通過育種專家的不懈努力,終有一天會達到噸小麥的目標。
小麥要想高產,除優(yōu)良高產品種以外,還必須要有環(huán)境條件相配合,高效的管理方法來促進,這就叫良種良法配套,才有可能達到最高產量。
一,環(huán)境條件配套是小麥獲得高產的基礎
高產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對土,肥,水等環(huán)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這是小麥高產的基礎。
如對土壤的要求是,具有深厚的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以中性土壤為佳,還需要土地平整,保證有良好的灌溉條件,能夠確保苗全,苗勻,苗齊,苗壯。
在養(yǎng)分需求方面,要保證有充足的氮磷鉀,及鈣,硫,鐵,錳,鋅,銅,鉬,硼等中微量元素。最好的方法是能夠做到測土配方施肥,并且根據小麥各生育期的需肥要求,做到合理用肥。
如小麥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要在出苗至起身期,根據此期小麥需肥的要求,施用適量的氮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起身到孕穗期,從拔節(jié)到抽穗需氮最多,拔節(jié)到開花需磷鉀最多,因此需要加強氮的追施,并配合適量的磷和鉀。從孕穗到成熟,要有良好的氮素補充,保持一定量的磷鉀肥等。
在水分的需求方面,要求田間水分適宜,注意澆好出苗水,分孽水,越冬水,拔節(jié)水,抽穗水,開花灌漿水等。
這是小麥要高產的環(huán)境配套措施,這是最基礎的條件,同時還得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來配合,否則難獲高產。
二,良法配套是小麥獲得高產的保證
小麥要想獲得高產,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措施,否則很難實現。這分為播前管理和播后管理兩大步。
1,播前管理
如播種前的深耕整地,整地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要求做到深,細,透,平,足,也就是說,耕地層要逐年加深,沒有明暗坷垃,土壤要細碎,耕透耙透,地面要平,做畦要平,達到上虛下實,墑情要適宜,底墑要足。
施足基肥,選用優(yōu)良品種,做好種子的包衣或拌種工作。
2,播后管理
播后管理,主要是從提高播種質量,如適期播種,適量播種,足墑播種,精細播種等開始前期的管理,然后做好查苗補苗,合理安排肥水等的中期管理,最后是病蟲害防治,搞好葉面噴肥,適時收獲等的后期管理工作。
總之,要想小麥高產,那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并非隨隨便便就能成功。要想達到畝產近1噸,現在還沒有哪種小麥品種可達到,以后誰也說不上,但我相信肯定會出現,只是時間的問題。不管是畝產1噸還是2噸,你得有良法配套,也就是我們得付出時間,金錢等,可糧價誰能給保證呢?高產就一定能夠帶來高收益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殘疾小伙捐19噸物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殘疾小伙捐19噸物資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