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以色列關閉駐外使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以色列關閉駐外使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沙特記者因支持以色列被取消國籍,是掩耳盜鈴,還是欲蓋彌彰?
這位對以色列有好感并支持以色列的沙特記者叫阿卜杜勒?哈米德?戈賓。
(戈賓)
戈賓主張沙特應無條件和以色列實現(xiàn)關系正?;?,他為以色列多家報紙撰寫稿件,并不止一次的贊揚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戈賓利用記者身份,在媒體上為以色列的很多行為進行辯解。如果單從他發(fā)表的言論來看,沒有人會認為他是阿拉伯人,都會認為他是位真正的以色列人或猶太人。
不過,這位主張沙特和以色列應建立友好正常關系的記者戈賓,卻被沙特開除了國籍,并且還連累了他的家人。就連戈賓都承認,自己和家人被取消公民身份,都是因為那些親以色列的言論。
戈賓感覺自己很委屈。因為根據(jù)目前的現(xiàn)實情況,和以色列交好很符合沙特的利益呀。何況,沙特和伊朗關系緊張時,以色列是支持沙特一方的。不過,委屈歸委屈,由于這個決定是由王儲薩勒曼授意做出的,戈賓并不敢提出什么異議,只能無條件接受。
那么,以色列和沙特的關系到底如何呢?以色列和沙特曾是一對死敵,沙特參加了第一次和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一起,被以色列打的慘敗。應該說沙特和以色列原來還是有深仇大恨的。
不過,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不少阿拉伯國家認識到,武力上已無法戰(zhàn)勝以色列,于是就有國家開始和以色列改善關系,這其中就包括阿聯(lián)酋、巴林和伊拉克等。當然,為了避免引起其它阿拉伯國家的不滿,這些國家和以色列的接觸都是秘密進行的,其中阿聯(lián)酋據(jù)說已和以色列秘密交往20年了。
沙特實際上近年來也和以色列的關系有了很大改善。沙特和以色列為了避人耳目,由美國牽頭,兩國高層已經(jīng)多次在美國秘密會面,加強兩國關系。實際上,兩國關系的改善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那就是他們面臨共同的敵人伊朗,和共同的盟主美國。正是這兩個國家的緣故,讓沙特和以色列越走越近。
既然有合作的基礎,又有改善關系的意愿,那沙特干嘛偷偷摸摸和以色列交往呢?原來,沙特怕呀,怕高調和以色列改善關系,會遭致很多阿拉伯國家的反對。畢竟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一直積怨很深,沙特作為現(xiàn)在遜尼派國家的領導,如果公開和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關系,肯定會被批評甚至被孤立。埃及當年和以色列改善外交關系,就被趕出了阿盟,遭到了很長時間的孤立。
把沙特和以色列現(xiàn)在的關系比喻成婚外情還是比較恰當?shù)?。明知這樣做不對,偏要偷偷摸摸去做,而且為了遮人耳目,還要跑到大老遠的美國去“約會”。這樣的事看起來不太光彩,當然更不能大張旗鼓的去宣傳??筛曩e太不識時務了,偏要把這事滿世界張揚。在這種情況下,薩勒曼不開除他的國籍又會開除誰的呢?
美國關閉駐耶路撒冷總領館,將其并入美國駐以大使館,這意味著什么?會帶來連鎖反應嗎?
我們知道,美國一直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至于是否有人跟隨全看緣分。
年前把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就是美國中東政策大轉變的插曲,幫助以色列擺脫巴勒斯坦的羈絆,讓阿拉伯世界內(nèi)部的人情冷暖暴露在世人面前。
由于以色列在中東地區(qū)不可一世的強大,讓眾多海灣國家低頭認命。內(nèi)塔尼亞胡的風光出訪,將巴勒斯坦最后的希望打碎。
沒有了海灣國家做外援,土耳其和伊朗再幫忙也是白費。遠水不解近渴,以巴關系和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終于到了重新洗牌的時間。
這次把領事館關閉,是再次強化耶路撒冷大使館的地位和作用。既是美國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也是在繼續(xù)壓縮巴勒斯坦的國際空間,并提醒巴勒斯坦當局,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請按照美國制訂的藍圖來談,否則吃虧的永遠是你。
而巴勒斯坦方面只剩下了抱怨,只能看著更多國家,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而自己的邊緣化將不再有人關心和理會。
早談早主動早獲益,這就是美國關閉領事館的啟示。
美國在3月4日正式將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降級,并入駐以色列大使館,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將成為大使館的“巴勒斯坦事務部”。
多年來,總領事館直接向華盛頓監(jiān)測并報告東耶路撒冷,西岸和加沙的局勢,這是以色列、巴勒斯坦沖突的重點?,F(xiàn)在,外交電報將通過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弗里德曼的辦公室,他將有權審查或拒絕公報,并確定政治官員報告的優(yōu)先事項。
奧斯陸協(xié)議于1993年生效后,美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一直專門處理巴勒斯坦事務,其性質就像是駐巴大使館。
所以此次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降級,入駐以色列大使館,不僅是工作連線上的調整,也被視為美國和巴勒斯坦雙邊關系的降級,顯示美國政策的一大調整。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稱,美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降級,純粹是為了改善行政效率。但是這顯然不能讓巴勒斯坦信服,巴方批評說,美國的做法實際上偏袒以色列。
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在去年5月先下令把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9月又下令關閉巴解組織駐華盛頓辦事處。而在美國將美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時,就引發(fā)巴方強烈反對。
目前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擁有主權。巴勒斯坦人希望東耶路撒冷成為他們未來國家的首都。他們說耶路撒冷的地位應該由和平談判決定。
可以說,美國此次領事館的合并行動,將進一步激化巴勒斯坦方面的不滿情緒。3月3日,巴勒斯坦方面警告說,華盛頓方面對于中東和平進程已經(jīng)不再起作用。
巴以沖突是中東地區(qū)甚至全球范圍內(nèi)的沖突熱點之一,巴以沖突背后牽涉宗教,民族,領土主權等問題,其復雜性難以想象。耶路撒冷的主權歸屬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之間重大矛盾點之一,是巴以沖突的焦點問題之一。耶路撒冷目前是由以色列實際控制的。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對待耶路撒冷的態(tài)度,牽動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的敏感神經(jīng)。
2017年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2018年美國直接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了在主權歸屬上有極大爭議的耶路撒冷,接著這次就是把美國駐耶路撒冷總領館并入了在耶路撒冷的美國大使館。美國的這一連串措施,是用實際行動給與以色列支持。明顯是在巴以沖突上偏向支持以色列,這不僅僅在巴勒斯坦,甚至在整個中東地區(qū)將掀起軒然大波。
美國此舉使巴以雙方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對巴以和解是一種極大的阻礙。美國這次把駐耶路撒冷的總領館并入駐以大使館,基本完成了在行動上對以色列擁有耶路撒冷主權的承認和支持。美國有如此之舉,真可謂是是典型的麻煩制造者。
巴以沖突歷史悠久,在對待耶路撒冷的問題上,世界其他國家慎之又慎,目的就是盡量避免激化巴依雙方之間的矛盾。目前國際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駐以使館都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美國作為有相當影響力的大國,在耶路撒冷問題上開了一個極不負責的先例。
美國的所作所為必將引起中東地區(qū)的動蕩,而在美國的威逼利誘和“善意規(guī)勸”下,不久將來將會有親美國家接二連三的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屆時巴以矛盾將更加激化,中東地區(qū)將無寧日!
以上內(nèi)容純屬個人觀點,大家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請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以色列關閉駐外使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以色列關閉駐外使館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